MUV Approach
 

 

 


相關內容
<1> Use Value (1)
<2> Use Value (2) MUV & TUV on diagrams
<3> Use Value (3) MUV, AUV & TUV on diagrams
<4> Consumer equilibrium & consumer surplus
<5> MUV curve & Demand (1)
<6> MUV curve & Demand (2)
<7> Paradox of Value
<8> Consumer surplus in IC analysis

 

 


 

 

Home
Back to A-level Index Page

 

 

 

邊際價際曲線 和 需求曲線 (MUV curve & demand) (2)


上回說消費者會購買直至 MUV = P。因此 demand curve 也就是 MUV curve。請看下圖:

當價格 = $12;需求量 = 1。由於 MUV = P,則可以理解第 1 個蘋果的 MUV = $12。

當價格 = $6;需求量 = 2。這代表第 2 個蘋果的 MUV = $6。

如此 demand curve 也就是 MUV curve。

上回假設了小龍會按小虎的 MUV 高低而定價格,因此在上圖的 demand curve ,小虎一點「消費者剩餘 (consumer surplus)」也得不到,亦即是說,小虎的「實質所得 (real income)」是不變的。當價格由 $12 下降至 $6,小虎的需求量由 1 增加至 2,這增加純屬「替代效應 (substitution effect)」,而沒有「所得效應 (income effect)」。因此,上圖的 demand curve 或 MUV curve 其實是「實質所得不變的需求曲線 (real income constant demand)」。


若小龍不再按小虎的 MUV 收費,而選取「單一價格收費 (uniform pricing or single pricing)」(即所有蘋果劃一收費),則小虎的需求曲線或 MUV曲線將有何不同呢?

當蘋果價格劃一為 $12,小虎的需求量應仍為 1,因第 1 個蘋果的 MUV = $12 = P。

假若現在蘋果劃一為 $6,小虎會否仍如上圖般選擇 2 個蘋果呢?

當價格劃一為 $6,而小虎對第 1 個蘋果的 MUV = $12,小虎可得的「消費者剩餘 (consumer surplus)」= MUV ($12) - P ($6) = $6。

從另一角度看,若價格劃一為 $6,小虎的「實質所得」將因減價而上升。

價格下降帶來的需求量的改變 (Price effect)

= 替代效應 (Sub. effect) + 所得效應 (income effect)

只有替代效應時,需求量由 1 增加至 2,若蘋果是「正常物品 (normal good)」,所得效應將使小虎再買多一點蘋果。如此價格下降後,需求量便一定大於 2。


若蘋果是「次選物品 (inferior good)」又如何?

只有替代效應時,需求量由 1 增加至 2,若蘋果是次選物品 ,實質所得 (real income) 增加後,所得效應 (income effect) 將使小虎買少一點蘋果。如此價格下降後,需求量改變便會少於 2,因為由替代效應 (sub. effect) 而來的增長或多或少會被所得效應所抵消。


總結:

根據 DMUV 的假設或根據需求定律,由價格變動帶來的所得效應無論是「正向」或是「反向」(No matter income effect is positive or negative),需求曲線或 MUV 曲線都必是由左至右向下延伸 (downward sloping) 的。如此則由「價格變動而來的所得效應」絕不會影響我們對個人選擇的分析:當其他因素不變,若價格下降,可推論購買量會因此減少 (不會上升)。

基於這原因,我們大可減少分析上的麻煩而假定由價格而來的所得效應為零。

This means along a MUV curve or demand curve, zero income effect is assumed.


後話:

寫這篇前,筆者花了不少時間重溫 Exchange and Production (by Allen & Alchian) 和 Topics in Microeconomics (by C. D. Hall)。雖然他們指出的原因不盡相同,但他們一致認為:在分析個人選擇時,由價格而來的 income effect 是可以不理會的。如讀者有興趣知多一些前輩之見,可拜讀他們的大作。

 

 

Econman (4 / 11/ 200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