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rginal Thinking (1) 邊際思考

 

At the margin, everyone is a coward

戰場上有一往無前、捨生忘死的勇者,也有臨陣退縮的懦夫。我們當然不能否定有些人較懦弱,有些人較勇敢但經濟學卻假設在邊際上,每個人都是懦夫 ( At the margin, everyone is a coward.) 如果讀者認為這個假設是對人類的侮辱,我們大可將該假設修改為 “At the margin, everyone is a brave man ."

士兵為什麼會臨陣逃脫呢?答案十之八九是為了保命。但這個「貪生怕死」的解釋合理嗎?

從另一個角度看,戰士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原因又是什麼呢?為了榮耀?保家衛國?為殺戮而殺戮 ……? Maybe,但也很有可能只是因為「你死我活」而殺敵保命而已。因此,「貪生怕死」這說法解釋不了為什麼有人奮勇作戰,有人卻臨陣退縮。


經濟學以 marginal thinking (邊際思考)來替代   all-or-nothing thinking (全量或零量的思考方法) 。正如上文所強調,at the margin, everyone is a brave man (or a coward). ,因此,分析的重點應該是找出局限條件 (constraints) 的改變,會如何使人變得勇敢 (或更懦弱)。

考考您:

題一:你認為鎧甲鮮明、裝備精良的重騎兵,還是身無鎧甲的輕步兵在戰場上的表現會較勇敢呢?

重騎兵       輕步兵

有歷史研究指出,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,配備自動步槍 (Browning Automatic Rifle ) 的士兵比只配備普通步槍 (不可連射) 的士兵向敵軍開火射擊的頻率較高。為什麼呢?以下是一個可能的經濟解釋:

假設士兵的目標是擊敗敵人及保全自已性命。(這兩個目標並不一定衝突,因為很多情況下,擊敗敵人是保全性命的最好辦法。)

戰場上的抉擇

每個士兵都面對這樣的抉擇:增加射擊的頻率可提高擊敗敵人的機率,但這樣做卻意味着身體沒有障礙物掩護的時間較長,使自已丟掉性命的機會增加!

設所有士兵開火射擊的 marginal cost (邊際成本) 都相同。(例如,頭盔的防護性能、「貪生怕死」的程度等。) 因為配備自動步槍的士兵開火射擊的 marginal benefit (邊際利益) 較其他士兵高 (較易命中敵軍!),所以我們可以推斷他們開火射擊的頻率會較高。

考考您:

題二:若有持鎗悍匪挾持人質,你認為下列何者冒險衝入現場救人的機會較高呢?

 剛巧路過現場的巡邏警員

 配備防彈衣的飛虎隊員

 

 


Econman (23 / 10/ 2000)

 

 

 



入門篇


本頁內容:


Marginal Analysis (1)

 

返回

心法篇首頁

經濟人首頁